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不要让儿童电话手表“让父母抓狂”

母婴育儿 2024-05-24 浏览(460) 评论(0)
- N +

■观点

据报道,近日,有家长反映,通过小天才手机手表App与孩子聊天时,出现“我是你妈妈”等表述,被系统提示“可能含有不当内容”,让人哭笑不得。

对于有经验的网友来说,遇到这些事情并不奇怪。肯定是因为家长发布的内容在使用过程中触碰了电话和手机系统后台设置的敏感词,导致被屏蔽。然而,即使在保护孩子这个超级正确的目标下,这个明显荒谬的结果仍然是不正常的。

厂商对儿童手表内容的干预无可厚非,但干预总要有一个有限的边界。厂商不是监管部门,这种明显影响用户日常使用的干预行为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厂商官方客服表示,“我想营造一个绿色的交流环境,一些敏感词或者不文明用语是发不出来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或许表面上实现了“绿色”,但“交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未免本末倒置。

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把内容审核交给无脑屏蔽系统,厂商可以节约成本,推卸责任,但代价是用户体验。

但小天才电话手表粗暴设置敏感词并非孤例,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许多社交平台增加了人工智能在内容审核中的应用,而这些人工智能不够智能,导致笑话频发。

内容审核关系到两个重要方面:内容安全和用户体验。以目前的AI技术水平,单纯用技术手段解决的结果很可能是两方面都没做好。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I大规模屏蔽关键词的结果之一就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黑话”,说的听的都知道在表达什么。它的大部分内容并不违法,只是为了应付AI审计系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参与者对互联网内容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网民的体验,时刻牢记干预的目的。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变成了应付的程序和形式主义,类似发生在儿童手表上的笑话肯定会层出不穷。

□新(专栏作家)

标签: